“永远跟党走”建党100周年征文编者按
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。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坚守初心,牢记使命,引导我省残疾人文学爱好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,抒发对党和祖国的无比热爱,展现新时代残疾人风采。省残联主办,省残疾人新闻宣传促进会、省残疾人文联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承办了“永远跟党走”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。经广泛发动征集,全省各市州残疾人文学爱好者踊跃参与,积极投稿,组委会共收到诗歌、散文、小说等征文89篇,经过专家评委评定遴选出获奖作品33篇。现将部分获奖作品通过本平台陆续刊发,以飨读者。
作者简介
吴锐,女,汉族,57岁,大学(汉语言文学专业),教师。松原市政府“特殊人才”获得者,松原市“关工委”糸统优秀工作者,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。从八十年代始,开始文学创作,发表了大量的散文、诗歌、通讯……
永远跟党走
散文 作者 吴锐
去年秋季我们作协去宁江区″社会主义新农村"的样板,″伯都乡杨家村″去采风,一进入村口,红色的大型不锈钢雕塑就映入眼帘,红黄两种颜色的党旗格外醒目,″永远跟党走"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让人倍感亲切。冬天了,我又来到了祖国最南端的″广东省海丰澎湃故居″,一进入″红场″。也是"永远跟党』走″的巨幅雕塑。也是红黄两种耀眼的颜色……从北疆到南方……神州大地上都回响着一个响亮的声音,这是14亿中国人发出的最强音″永远跟党走″。
党在嘉兴南湖的小船上诞生,今年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。
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牢 记全心全意"为人民服务″的宗旨,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"三座大山",赶走了日本侵略者,建立了″中华人民共和国″,在"一穷二白″的基础上,奠基了国民经济基础,领导世界人口数量第一的大国全民奔向了小康。
党的恩情比山高,比海深。这样的歌词不是唱出来的,是发自百姓的内心独白,对于这样的称赞我是感同身受的,也是亲历者。我家原来的邻居是一对残疾夫妇,刚认识他们时是八十年代初,两口子整日愁眉不展,日常生活只能依靠瘦小的丈夫开″小三轮"车拉客艰难度日,一天赚几十元的工钱,还要起早贪黑,到了九十年代,一家三口的日子有了很大的改观,社会的福利政策使一家享受了低保、医保、取暖等各项补助,日子逐渐的好起来了,孩子也上学了,老人们也放下了牵挂,到了本世纪之初,城镇的“棚户区″改造,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福利,这对夫妇迎来了人生的″艳阳天"。他们搬离了昏暗的房子,按照党的政策给予残疾人特殊的关照,分给他们的是临街的一楼房子,两口子把大屋子间隔出来,开起了″旅店",媳妇又利用其中的一间放了一台″缝纫机″,一台″码边机",平时做点简单的″锁边″″修裤角″……之类的小活,"旅社″加″缝纫社″,每天都有几百块的收入。夫妇脸上总是笑容满面,逢人就说:"党啊!比妈妈还亲"。这句话是对党由衷的赞美,是对社会真诚的感恩,是对幸福生活的甜蜜感叹!
我生长在农村的表姐,自小失去双亲,长大之后又遭遇了婚姻的不幸。日子过得没有一点生气,两个儿子因为家穷,没有正当职业,三、四十岁了,还打"光棍”,愁的表姐早早的掉了满口牙齿,五十岁不到,满头白发。党的富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,表姐一家,也和万千个普通人家一样,日子焕发了勃勃生机,大儿子学了″瓦匠",每天出去干活都能挣三、四百元,小儿子开了一家″小饭馆”,维持一家人生活绰绰有余。两个儿子相继结婚生子,也都盖起了大瓦房。表姐的牙齿也嵌上了烤瓷,染上了油黑的头发,脸上又堆满了笑容……挂在嘴边的话总是:″这个社会真好呀″!这短短一句感慨,溶入了多少人的心念?
是啊!无论是我的残疾邻居,还是乡下的表姐,他们都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,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百姓中最普通、最平凡的一员。他们的好日子说明了党己经实践着他的宗旨,正在完成″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″的信念,带领亿万人民走在"中国梦"奔小康的路上,因为党中央己实现了八千万的″脱贫攻坚战″。今天的祖国不仅实现了革命先烈″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″的愿望,更是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,不让每一个人掉队,是党的伟大、光荣、正确之处,党啊!就像亲爱的母亲,呵护着、拉扯着每一位子女共同前行。所以,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,″永远跟党走"的豪迈誓言,响彻蓝天,震撼大地,党啊!做为炎黄子孙,我多想高歌一曲,再唱山歌给您听。再念一声,″永远跟党走"!大风大浪不回头,九千万中华好儿女,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!
供稿:省残疾人新闻宣传促进会
宣传:吉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